適婚女多27萬 港鬧男人荒
(星島)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05:30
Friday, July 31, 2009
拾香紀
挪威的森林 (下)
最後我還是跳上了叮叮, 在上層右邊近窗的位子坐下來, 從背包裡掏出挪威的森林翻來就看最後的部分. 忽然想起方才 G 說, 咦, I, 你的背包真大呀. 我說是的, 這是我中學時的書包. G 說, 真的嗎, 那真可愛呀. 是的, 就像那時候我覺得整個世界也可愛一樣. Y 終究也沒有來. 我便知道, 我再也不要見到他了.
直子死了, 對於她的死我覺得有點理所當然的巧合. 渡邊跟活潑可愛的綠走在一起, 直子卻在這個時候死了. 如果她不死, 並且康復了, 怎樣收場好呢. 日本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人自殺呢. 一陣強烈而刺鼻的乾貨海味味道. 我抬起頭來, 海味街的店舖都統統打佯了, 那種味道無分日夜的瀰漫著. 它已經滲進街道的每個角落, 骨連肉肉連皮. 二十年以後渡邊對直子的回憶只冷冷清清的剩下印象, 哀傷卻明明白白留了下來, 牢牢的成為了他的一部分, 也是切肉不離皮.
電車慢條斯理的在霓虹燈牌下晃著前進, 夜裡的風仍是暖暖的, 我讀畢故事的最後一句, 深深嘆一口氣. 把後記也讀了. 村上春樹說, 故事在南歐寫的; 後半部在羅馬的郊外完成, 我會心微笑, 為一個月以前到過羅馬而沾沾的高興起來.
我把書本看完的當兒電車剛巧到了灣仔. 這個地方曾經由對我無意義成為有意義, 而我正等待時間走過, 把意義片甲不留的抹殺. 我下了車, 並不想在此處久留. 我疾步的走下地鐵, 卻無法不想起最近發生那件古怪的事. 那天深夜看到 C 挑釁的訊息我氣得流淚. 第二天醒來心情平復了, 只覺愚蠢與不幸, 竟然為如此不堪的人和事平白浪漫了感情和眼淚實在不值, 並為世上有如此不可理喻的野蠻人而嘖嘖稱奇.
直子死了, 對於她的死我覺得有點理所當然的巧合. 渡邊跟活潑可愛的綠走在一起, 直子卻在這個時候死了. 如果她不死, 並且康復了, 怎樣收場好呢. 日本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人自殺呢. 一陣強烈而刺鼻的乾貨海味味道. 我抬起頭來, 海味街的店舖都統統打佯了, 那種味道無分日夜的瀰漫著. 它已經滲進街道的每個角落, 骨連肉肉連皮. 二十年以後渡邊對直子的回憶只冷冷清清的剩下印象, 哀傷卻明明白白留了下來, 牢牢的成為了他的一部分, 也是切肉不離皮.
電車慢條斯理的在霓虹燈牌下晃著前進, 夜裡的風仍是暖暖的, 我讀畢故事的最後一句, 深深嘆一口氣. 把後記也讀了. 村上春樹說, 故事在南歐寫的; 後半部在羅馬的郊外完成, 我會心微笑, 為一個月以前到過羅馬而沾沾的高興起來.
我把書本看完的當兒電車剛巧到了灣仔. 這個地方曾經由對我無意義成為有意義, 而我正等待時間走過, 把意義片甲不留的抹殺. 我下了車, 並不想在此處久留. 我疾步的走下地鐵, 卻無法不想起最近發生那件古怪的事. 那天深夜看到 C 挑釁的訊息我氣得流淚. 第二天醒來心情平復了, 只覺愚蠢與不幸, 竟然為如此不堪的人和事平白浪漫了感情和眼淚實在不值, 並為世上有如此不可理喻的野蠻人而嘖嘖稱奇.
這樣一位女子.

今日判決了. 莫須有的罪名. 我們每天目睹社會的各種不義, 除了隔岸觀火還可以做甚麼.
每次看到關於昂山素姬的新聞我就難過莫名. 二十一世紀了, 世界說是進化成文明的社會, 國際間有聯合國, 有可以瞬間將整個地球化整為零的核武, 有所謂的和平部隊, 有 (不知) 所謂的法律, 有高高在上戴著光環揮手拍照的明星政治家. 很多偉大的事都看似舉手之勞似的容易, 卻又甚麼都做不出來. 很多時候我幻想有一天他們終於把她從崢嶸崔巍的圍牆裡救出來了, 衝進去不就行了嗎, 像電影裡頭一樣, 不過拯救一位手無寸鐵的女子, 計劃好了不消五分鐘便可以了. 為什麼不可以呢? 我不惑. 反正那些打著正義旗號敲鑼打鼓的國家都習慣多管別人的閑事吧, 該管的又偏偏不管. 非不能, 不為也. 縮頭龜一樣懦弱, 有屁用.
想到這, 我便絕望的不敢也不願對如死水的世界心存任何希望, 清如昂山的清風也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對比外頭磨牙啜血殺人如麻的臭男人, 這位女子淨如白蓮的風骨才是不朽. 話雖如此, 眼巴巴慢點慢點的看著她逐漸的凋零, 心裡還是不忍, 又沒辦法. 要數的話, 我相信世上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心甘情願代她被軟禁, 可是又能怎樣, 沒辦法. 連帶我也一樣, 只會拍檯抱怨發牢騷, 卻甚麼都不會做.
學結他

昨天上第一課結他班, 吳小姐私人教授. 除了唱歌以外, 從小已認定自己沒甚麼音樂天份, 所以既緊張又雀躍. 先為結他調好音, 然後, 咳咳, 正式開始了, 我危襟正坐, 目不轉睛看吳小姐示範一下. 她不假思索地左手按弦右手撥線, 不過數個不規則的音調, 好厲害, 我這樣想, 我卻連結他都不知道怎樣拿.
我想學的是 moonriver 那首曲子, 柯德莉夏萍在 breakfast at tiffany's 裡面俟著窗台自彈自唱那首老掉牙的曲子. 三年前我在電話裡對 S 說, 給我唱一首歌吧, S 說好, 你想聽甚麼. 我說就唱 moonriver 吧, 你會唱嗎. S 說會, 就這樣隔著空氣隔著一個港灣唱給我聽. 我當時故意步出嘈雜的地鐵車廂, 一個人坐在鑽石山無人的月台上, 讓耳朵清靜下來專心的聽. 詩意的名字, 溫柔而恬靜的曲子, 像在藤製的搖籃之上懸著的星星, 而我在籃子裡安穩地睡著, 有夢也好, 無夢也好. 自此以後每每聽這曲子便不期然想起 S. 就像挪威的森林裡渡邊每吃小黃瓜便會想起綠的父親一樣. 每一個無關痛癢的聯想背後都有一個長長的或是小小的故事. 畢竟已經過了整整三年, 但好像日子愈久印象便愈深. 每聽到 moonriver 便順其自然的想起 S, 而當我想念 S 的時候便只好無可奈何地一個人聽柯德莉夏萍唱 moonriver, 因為從此以後 S 再沒有給我唱了. 想起來的確有點哀傷, 跟美滿的歌詞與柔情的曲調之間竟有點矛盾的落差了.
一邊看著譜子的時候我一邊想著這些往事如煙. 吳小姐教我第一個 chord. moonriver 對我你個初學者來說好像有點難度嘛, 她苦惱的說. 不如學第二首吧. 真的受傷了. 是比較容易的呵. 好吧好吧, 反正也是我喜歡的曲子, 不過轉成伊人獨憔悴的氣氛了. moonriver 就留待我學有所成以後才算吧, 我會堅持下去的, 我這樣說. 我希望有一天, 說一年也不定, 十年也不定, 有一天可以一邊彈一邊唱給 S 聽.
在那不勒斯的旅館住的一星期裡, 晚餐後 Giovanni 便會喜孜孜並且意氣風發的彈結他教我們南意的 folk songs. 每次他教的都幾乎一樣, 琅琅上口的歌謠, 但每次他都好像是頭一遭當音樂老師似的興高采烈, 完全沒有生厭或或馬虎的態度. 然後他會把結他遞讓給其他人表演, 神奇的是彷彿在席上隨便挑一個人都是深藏不露的結他手. 其中一個晚上我們伴著結他唱了好多好多歌: yesterday, hey jude,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magine...... 我非常的快樂. Giovanni 變魔術似地拿了一個又一個結他出來給自己以及別人伴奏. 我房子裡有五十六種樂器呢, 他說, 有一次旅館裡來了一組樂團的人, 湊巧又有一個女高音在, 結果那天的晚飯演變成一場精彩的音樂會, 真是非常的棒, 他言之鑿鑿的憶述. 往往到了凌晨十二時, 青年人還在廳堂裡聚著彈結他唱歌喝酒聊天, Giovanni 便慈祥的皺著眉頭食指貼著唇說, shhh! 別太吵, 別太用力踏腳, 會打擾鄰居的.
我轉身對珍妮說, 怎麼在這兒每個人都會結他呢, 實在不可思議. 旅行的時候邊彈結他邊唱歌感覺實在太捧了, 回到香港我非要學結他不可.
我背著結他回家去. 深夜一個人在房間裡練習. 轉 chord 很難, 手指非常的不靈巧, 而且還是很痛很痛.
Wednesday, July 29, 2009
Tuesday, July 28, 2009
Monday, July 27, 2009
也是書事與旅行事.
挪威森林.
在書展買了村上春樹的挪威森林中文版, 時報出版, 分上下兩冊. 曾經猶豫到底看英文抑或中文版, 但覺得中文跟日文, 應該是會較近似的. 而想看的原因, 跟旅行有關.
在意大利南邊的那不勒斯留了一星期, 住在一家叫 Giovanni's Home 的旅館. Giovanni 每隔一晚便給我們煮晚餐, 每次總有二十多人一起圍著吃, 很是熱鬧, 飯後便聊聊天, 然後他彈結他, 教我們唱 Napoli 的方言民歌. 一天晚上女生 A 跟剛認識的女生 B 說話, 內容大約如下:
A "Have you heard of Norwegian Wood?"
B "Yes, I've read it."
A "Really? How's it?"
B "Mm... It's really weird! Have you read it?"
A "...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it's actually my favourite book."
B "..."
A本來興致勃勃, 彷彿覓得知音一樣, 可是又馬上沒趣地沉沒在失望之中. B有點尷尬, 對話從此不了了之. 我看在眼內只覺很是有趣. 拿著結他那男孩此時忽然彈起 Beatles 的 Norwegian Wood, 大部分來自北美的他們都會唱, 我不會, 便靜靜聽著, 腦裡想著挪威森林那個熟悉的名字背後到底會是一個怎樣古怪的故事.
在這家旅館我度過了非常非常快樂的一星期, 認識了很好的人. 在旅行途上認識的朋友像流水落花, 你留下感情, 他卻把你帶走了.
在書展買了村上春樹的挪威森林中文版, 時報出版, 分上下兩冊. 曾經猶豫到底看英文抑或中文版, 但覺得中文跟日文, 應該是會較近似的. 而想看的原因, 跟旅行有關.
在意大利南邊的那不勒斯留了一星期, 住在一家叫 Giovanni's Home 的旅館. Giovanni 每隔一晚便給我們煮晚餐, 每次總有二十多人一起圍著吃, 很是熱鬧, 飯後便聊聊天, 然後他彈結他, 教我們唱 Napoli 的方言民歌. 一天晚上女生 A 跟剛認識的女生 B 說話, 內容大約如下:
A "Have you heard of Norwegian Wood?"
B "Yes, I've read it."
A "Really? How's it?"
B "Mm... It's really weird! Have you read it?"
A "...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it's actually my favourite book."
B "..."
A本來興致勃勃, 彷彿覓得知音一樣, 可是又馬上沒趣地沉沒在失望之中. B有點尷尬, 對話從此不了了之. 我看在眼內只覺很是有趣. 拿著結他那男孩此時忽然彈起 Beatles 的 Norwegian Wood, 大部分來自北美的他們都會唱, 我不會, 便靜靜聽著, 腦裡想著挪威森林那個熟悉的名字背後到底會是一個怎樣古怪的故事.
在這家旅館我度過了非常非常快樂的一星期, 認識了很好的人. 在旅行途上認識的朋友像流水落花, 你留下感情, 他卻把你帶走了.
關於旅行與書事.


帶著米蘭昆德拉去旅行
1. 旅行途上, 隨行帶著 Milan Kundera 的 Slowness 和 Ignorance. 下學期開學的時候在大學書店買了好幾本他的小說, 翻了數頁之後便一直束之高閣. 月復月待到六七月才有這樣的時間和心情, 不為課堂不為作業用不著抄筆記, 漫無目的像散步一樣閱讀. 肩上的布袋裡裝著照相機, 水一瓶, 書一本, 在廣場的陰影下隨便在石階上打坐翻開書籤記載那一頁即便消磨了好些午後的時光. 交通是用來打書釘最好的時間. 乘地鐵的十來分鐘或者只可能看一兩頁也沒打緊, 書癮起時沒書看才最要命.
2. 在意大利乘長途火車南下, 旅客逐一離散車上人煙漸少, 行李擺在足下, 脫了人字拖鞋, 雙腳飛象過河式地擱在對面, 四個座位統統據為己有, 入鄉隨俗, 不過在意國待了一會, 已學會了其不苟小節的文化. 自顧自的看書, 累了, 便閉目養神, 便看窗外藍天白雲農田與牛羊. 火車是最廉價的等次, 沒有空調, 幸而涼風不斷如翻動的書頁, 吹得藍色的布窗簾子也躍躍欲飛. 一路上, 我想像火車沿著長靴子左邊的海岸線緩緩南下至靠近地中海的土地. 我心裡有一張世界地圖, 我喜歡以方向來把事情具體化. 萬里路途上左眼看風景右眼看書, 也說不清哪樣是旁騖, 哪樣才是正經事.
3. 米蘭昆德拉寫小說的筆調總是戲謔而幽默, 我不得不會心微笑. 天大的事件他可以一笑置之, 國仇家恨他輕描淡寫, 那些最瑣碎甚至鄙俗不堪的他卻投入最深切而細緻的描寫. Slowness 書中他以可觀的篇幅來描寫屎眼 (asshole). 花前月下男主角一杯在手情深款款凝視著眼前剛相識的美女, 想入非非卻不為如花美貌不為裸體, 卻為其神聖不可侵犯的 asshole. 題材不忌諱用字不轉彎抹角, 淋漓盡致, 卻一點不猥褻不低俗. 那些濫觴的感覺他一點不同情體諒, 也不屑給故事中 (生自他筆下的) 的痴男怨女施捨一次浪漫的重逢或是戲劇性的大團圓, 彷彿一點點感情也是太多, 一點點幸福也是太天真. 我感覺他好比張愛玲的冷漠, 世事本如此, 無謂慈悲, 所謂愛情, 也不過這樣.
Saturday, July 25, 2009
Ode on the death of a favorite cat
by Thomas Gray
Twas on a lofty vase's side,
Where China's gayest art had dyed
The azure flowers that blow;
Demurest of the tabby kind,
The pensive Selima, reclined,
Gazed on the lake below.
Her conscious tail her joy declared;
The fair round face, the snowy beard,
The velvet of her paws,
Her coat, that with the tortoise vies,
Her ears of jet, and emerald eyes,
She saw; and purred applause.
Still had she gazed; but 'midst the tide
Two angel forms were seen to glide,
The genii of the stream:
Their scaly armor's Tyrian hue
Through richest purple to the view
Betrayed a golden gleam.
The hapless nymph with wonder saw:
A whisker first and then a claw,
With many an ardent wish,
She stretched in vain to reach the prize.
What female heart can gold despise?
What cat's averse to fish?
Presumptuous maid! with looks intent
Again she stretched, again she bent,
Nor knew the gulf between.
(Malignant Fate sat by and smiled)
The slippery verge her feet beguiled,
She tumbled headlong in.
Eight times emerging from the flood
She mewed to every watery god,
Some speedy aid to send.
No dolphin came, no Nereid stirred;
Nor cruel Tom, nor Susan heard;
A favorite has no friend!
From hence, ye beauties, undeceived,
Know, one false step is ne'er retrieved,
And be with caution bold.
Not all that tempts your wandering eyes
And heedless hearts, is lawful prize;
Nor all that glisters, gold.
Twas on a lofty vase's side,
Where China's gayest art had dyed
The azure flowers that blow;
Demurest of the tabby kind,
The pensive Selima, reclined,
Gazed on the lake below.
Her conscious tail her joy declared;
The fair round face, the snowy beard,
The velvet of her paws,
Her coat, that with the tortoise vies,
Her ears of jet, and emerald eyes,
She saw; and purred applause.
Still had she gazed; but 'midst the tide
Two angel forms were seen to glide,
The genii of the stream:
Their scaly armor's Tyrian hue
Through richest purple to the view
Betrayed a golden gleam.
The hapless nymph with wonder saw:
A whisker first and then a claw,
With many an ardent wish,
She stretched in vain to reach the prize.
What female heart can gold despise?
What cat's averse to fish?
Presumptuous maid! with looks intent
Again she stretched, again she bent,
Nor knew the gulf between.
(Malignant Fate sat by and smiled)
The slippery verge her feet beguiled,
She tumbled headlong in.
Eight times emerging from the flood
She mewed to every watery god,
Some speedy aid to send.
No dolphin came, no Nereid stirred;
Nor cruel Tom, nor Susan heard;
A favorite has no friend!
From hence, ye beauties, undeceived,
Know, one false step is ne'er retrieved,
And be with caution bold.
Not all that tempts your wandering eyes
And heedless hearts, is lawful prize;
Nor all that glisters, gold.
Sunday, July 19, 2009
親愛的,
來到旅行的最後一天了, 明天便要遠走, 從哪裡來, 便回哪裡去.
今天在 Consuegra 的郵局, 不料竟然沒有寄回香港那面值的郵票... 所以這張明信片不可能在西班牙寄出了. 風車村算不上是旅遊熱點, 到站了我們還全然不知道, 幸而好心的司機提醒, 滿車的老公公老太太耐心的等我們下車, 才知道車上只我倆是遊客.
沿著階梯上山, 晴空下, 風愈吹愈烈, 裙子在飄, 一頭短髮也在不安份地飄. 一路上幾乎沒有其他遊人. 在萬里無人的荒野之中漫無目的地散步, 走在馬路中間, 馳騁在別處的車子絕塵而去, 塵埃飛不過來. 坐在木欄上兩手空空如也, 狂風繼續吹著一頭亂髮, 不知怎的, 很有浪跡天涯的感覺.
在歐洲最喜歡看她的天空, 藍的天白的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沒有萬丈高樓平地而起的地方, 天空特別的晴, 特別的高, 特別的清, 而白雲像夢想一樣, 一塵不染.
送你清風一縷, 白雲一朵.
七月六日
親愛的,
郵票用光了, 今天是星期六, 要待到星期一才可以到郵局去寄. 乘公車往馬德里的北邊走, 來到塞哥維亞 (Segovia), 兩千多年的古城. 下車時涼風撲面而來, 陽光下竟感覺有點冷. 這兒在海拔1130米的高地, 所以比馬德里的氣溫低得多了, 冬天還會下雪呢.
城裡的古堡像童話書裡那些藍頂尖塔, 從城牆往外眺望, 懸崖之上, 大地在我腳下, 舉目盡是西班牙荒涼的土地, 矮樹叢生, 公路沿黃草平原蜿蜒的繞曲線, 藍天底下, 夏天的烈風陣陣的吹送.
起程的公車上, 珍妮看書, 我聽歌看風景. 窗外地上, 一只鳥的影子一路跟著車子並排的飛, 卻只見影子不見鳥, 有意思極了. 我重覆的聽陳奕迅的沙龍, 也是很有意思的歌. 現代人拍那麼多照, 到底記得多少呢. 雖然不可帶你去旅行, 還是可以把沿途美好的風光一一帶回來送你.
在讀Milan Kundera 的另一本小說 Ignorance, 去到哪裡都帶著, 空閑時掏出來翻幾頁. 開學時買了一疊他的書, 卻待到旅行時才有空閱讀. 這是另一個我喜歡旅行的原因.
七月四日
旅程尾聲.
六月十四日. 還是晴.
旅程的第八天了, 除了生病, 一切好得很.
昨晚睡得特別穩沉, 可是並不安心. 竟然造夢了, 夢見某某. 在那天以後便沒有再夢見過, 日無所思, 夜便無所夢. 我已經不再在乎.
某某曾說在事過境遷以後記得的都是別人的好, 可是我卻只記得她的諸般不是. 或許一切太倉促, 還需要時候的沉澱. 我已經覺得無關痛癢了, 也許一切不如想像中那樣深刻, 那樣命中注定. 像交通意外一場, 說不清是不幸還是不幸中之大幸. 聚有時, 散亦有時. 那樣容易消散的感情, 一旦失去了, 一點也不可惜. 前面的風景還多著呢, 沒有必要繼續悽悽慘慘戚戚. 我想起那個女人淒厲不堪的景況, 我定不至淪落至此. 我們不過無中生有, 很快, 便再也不相干了.
往翡冷翠火車上.
Saturday, July 18, 2009
Friday, July 17, 2009
Thursday, July 16, 2009
在阿瑪菲海岸上這個叫波色太濃的小小的山城裡我給你買了一份手信. 是一瓶 Limoncello, 檸檬酒, 瘦長的玻璃瓶裡裝著月色一樣清秀的淡黃. 檸檬是意大利南邊的土產, 在地中海明媚的陽光之下我看過像它們碩大如西柚; 除了檸檬酒, 還有檸檬糖, 檸檬餅, 檸檬果醬, 檸檬肥皂, 檸檬香水...
我把它收進行李篋子, 小心翼翼用衣衫毛巾一層一層的裹住. 它還要跟我 乘很漫長的火車, 走很顛簸的路才到你手呢. 然後我帶它到西班牙, 到倫敦, 回家. 中途它坐過三程飛機, 到過四片大陸. 每次一打開行李, 我第一件事便檢查它是否安好, 完整無缺.
它曾陪我度過最美好的時光, 我拖著它等公車趕火車. 而今它裝飾我寂寂的書桌. 我嘆一口氣, 慘白的檯燈下, 瘦長的玻璃瓶裡盛著滿滿的竟是愁. 它跟你從此失散.
Tuesday, July 14, 2009
Saturday, July 11, 2009
在飛機上的十二個小時非常的難熬, 夾在兩個男人之間左右為難, 我脫了鞋子, 睡覺, 進餐, 聽歌, 看了兩齣不必用大腦思索的電影, 翻了翻用最後的零錢在希斯路機場書店買的小說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每一次飛機起飛的時候, 哪怕是最輕微的不穩都令我心涼了半截. 從巴塞隆納飛馬德里有一段路途特別的翻覆, 小小的內陸客機上下左右搖擺不定, 我一臉慌恐, 握著拳不住的驚叫, 珍妮卻連連笑說好刺激. 飛機安全降落, 機上的人無不拍掌歡呼, 我三魂卻早丟七魄.
重複在聽幾首舊歌, 陳奕迅的我甚麼都沒有, 與我常在, 還有甚麼可以送你, 沙龍, 楊千嬅的撈月亮的人, 還有劉德華的你是我的女人. 靜默讓別人的聲音陳述我的感覺. 從前輕而易舉的事今天要假手於人, 那一片思維那一點墨水日漸微薄下去終如逝水.
重複在聽幾首舊歌, 陳奕迅的我甚麼都沒有, 與我常在, 還有甚麼可以送你, 沙龍, 楊千嬅的撈月亮的人, 還有劉德華的你是我的女人. 靜默讓別人的聲音陳述我的感覺. 從前輕而易舉的事今天要假手於人, 那一片思維那一點墨水日漸微薄下去終如逝水.
Friday, July 10, 2009
親愛的,
來到翡冷翠了, 是徐志摩給這城起的名字, 美不勝收對不? 這兒好山好水, 山上高低起伏著小屋與山莊, 在鬱鬱蒼蒼的山巒之中眺望足下的黃磚啡瓦, 水上有橋, 連接著城的左右.
我非常喜歡逛書店, 在市中心找到一家舊式書店子, 樂不可支. 珍妮買了一本意大利文的神曲, 我呢, 則買了這張明信片給你寫. 翡冷翠的明信片比威尼斯的像樣得多了, 天氣倒是威尼斯較怡人, 熱是熱, 可是有風, 我一滴汗也沒流過. 這邊較內陸, 也濕, 走在陽光底下我幾乎沒溶成水了.
聽, 鐘樓剛敲嚮了九時的鐘聲. 只不過南下了一點, 已覺得事物跟威尼斯大相逕庭. 這兒的建築是統一的色調: 深淺不同的黃, 啡, 卡奇... 抬頭一望, 天色不知不覺轉變, 終於日落黃昏, 點起街燈, 一切都黃澄澄的, 像夕陽, 若有所思.
剛吃飽了晚飯, 吃 Tuscany 最聞名的牛. 翡冷翠的物價比威尼斯低得多, 所以吃也可以吃得好一點. 餐廳播了一首意大利文的流行歌, 珍妮聽著說很有意思. 歌詞訴說我做這東西幹那事情, 忙著忙著, 都是為了忘記你.
窗外燈黃照在明信片上, 讀的時候, 想像一下 Tuscany 的陽光.
六月十四日.
Sunday, July 5, 2009
對焦 她的愛 對慢了 愛人會失去可愛
記低 這感慨 世事變 有沒有將你淹蓋
只一格 經典的偶遇已 不再 儘量框住目前大概
留住 溫度 速度 溫柔和憤怒 凝住 今日 怎樣 好
捉緊 生命濃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留下浮光 掠影飛舞
每張 都罕有 拍下過 記住過 好過擁有 光圈愛漫遊
眼睛等色誘 有人性 鏡頭裡總有豐收
雖則那 即影即有售罄 菲林都已拆走 但是衝動用完 又再有
留住 溫度 速度 溫柔和憤怒 凝住 今日 怎樣 好
捉緊 生命濃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停下時光 靜止衰老
登高峯一秒 得獎一秒 再破紀錄的一秒
港灣晚燈 山頂破曉 摘下懷念 記住美妙
升職那刻 新婚那朝 成為父母的一秒
要拍照的事 可不少
音樂 話劇 詩詞和舞蹈 揉合 生命 千樣好 攝入相簿
絢爛如電 虛幻如霧 哀愁和仰慕
遊樂人間 活得好 談何容易
拍着照片 一路同步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其實 人生並非虛耗
何來塵埃飛舞
記低 這感慨 世事變 有沒有將你淹蓋
只一格 經典的偶遇已 不再 儘量框住目前大概
留住 溫度 速度 溫柔和憤怒 凝住 今日 怎樣 好
捉緊 生命濃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留下浮光 掠影飛舞
每張 都罕有 拍下過 記住過 好過擁有 光圈愛漫遊
眼睛等色誘 有人性 鏡頭裡總有豐收
雖則那 即影即有售罄 菲林都已拆走 但是衝動用完 又再有
留住 溫度 速度 溫柔和憤怒 凝住 今日 怎樣 好
捉緊 生命濃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停下時光 靜止衰老
登高峯一秒 得獎一秒 再破紀錄的一秒
港灣晚燈 山頂破曉 摘下懷念 記住美妙
升職那刻 新婚那朝 成為父母的一秒
要拍照的事 可不少
音樂 話劇 詩詞和舞蹈 揉合 生命 千樣好 攝入相簿
絢爛如電 虛幻如霧 哀愁和仰慕
遊樂人間 活得好 談何容易
拍着照片 一路同步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其實 人生並非虛耗
何來塵埃飛舞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