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6, 2008

woody allen x 陳可辛







1.
今天看了play it again, sam. 1972年, 劇本是woody allen寫的, 但不是導演. 看來是向bogart和casablanca致敬, 對此我的知識有限, 所以看的時候難免有點文化與時間上的落差.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這是woody allen與diane keaton第一次結片緣, 然後, 情像雨點, 似斷難斷. 女人對woody allen太重要. 他的每一齣戲都使我都覺得, 雖然他與她們分開了, 但他還是由心的尊敬, 以至感激她們.
2.
繼許鞍華之後, 陳可辛今明兩年在港大當artist-in-residence. 星期三走了堂去聽他說話, 發現看過他大部分的電影, 只是人在當時沒有留意. 一直對兄弟結義水滸傳式情義的英雄電影沒什麼好感, 可是投名狀確是近年不可多得的好戲. 雖然很多本地電影標榜為銀彈充裕加當紅大明星的大製作, 可是還沒有看到一半, 便發現電影錯漏百出; 爛尾還好, 不少電影可是由頭爛到落尾. 雷聲大雨點小. 這是很吊詭的一回事. 明明有這樣優越的人力物力. 像吳宇森的赤壁, 到底什麼事. 好的電影不須要太多的錢來堆砌, 這是我一直相信的. 說回投名狀, 感情戲是陳可辛的強項, 哀而不傷, 他是很理智的一個人, 在他的電影裡不會看見corny的東西. 今天花了些時間完成了response paper, 很好, 因為陳可辛太insightful. 一個小小的巧合, 東張西望, 志雲飯局, 吳君如談陳可辛, 說初初總是緊張, 因為幾乎要搬出博士論文才能跟他好好的溝通. 我回想起當陳可辛於台上說吳君如不喜歡陳太的稱呼, 我便是我, 不是陳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